• <thead id="63yge"></thead>
  • <video id="63yge"><center id="63yge"></center></video><thead id="63yge"></thead>
  • <acronym id="63yge"></acronym>
    <optgroup id="63yge"><sup id="63yge"></sup></optgroup>
    <optgroup id="63yge"><strike id="63yge"><source id="63yge"></source></strike></optgroup>
    <li id="63yge"><center id="63yge"></center></li>
  • 您當前所在位置:主頁 > 他山之石 >

    北京小麥單產創歷史新高

    發布時間:2022-07-07 10:05|欄目: 他山之石 |瀏覽次數: 文章來源:農民日報

      “扣除0.2%的雜質,折合13%標準水分,小麥平均畝產達746.2公斤!”日前,經專家組認定,北京房山區竇店鎮竇店村十二農場一塊面積為5.07畝的麥田創造了北京市小麥的單產紀錄。

      這是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建立的小麥高產攻關田,該地塊的小麥產量比2014年該村二農場創造的畝產681.8公斤的高產紀錄提高64.4公斤,增產9.4%。

      “這片麥子具有典型的高產田特征,群體充足、穗子均勻,籽粒飽滿。”中國農業大學王志敏教授和鄭大瑋教授在現場交流。王志敏告訴記者:“這也充分說明管理確實到位了,前期攻穗數,中期保粒數,后期盯粒重,產量三因素比較協調”。

      十二農場場長徐昆告訴記者,對于這個結果,“心里還是有底氣的”。從種到收,十二項技術全部按照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要求落實。“每個環節都沒落下,市區推廣部門的技術人員幾乎每周都來一趟,看長勢,定措施,我這邊就負責落實。”

      這是今年北京市小麥生產的一個縮影。去年秋播期間罕見的秋汛造成京郊小麥播期推遲,晚播麥比例高,弱苗比例大。能夠獲得如此高的產量,主要歸功于天幫忙、人努力、政策足、服務好。

     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王俊英介紹,針對晚播麥比例大、用種量增加的現狀,在中央財政兩次補貼的基礎上,北京又增加了每畝100元的一次性補貼,緩解了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。在秋種、冬管、春管和夏收等關鍵時期下發全市性生產管理意見,組織小麥“百千萬”高產創建及高產擂臺賽,小麥種植戶生產積極性高漲。

      該站還加強指導服務,市里成立了5個技術服務組,通過專家把脈、專題培訓、云端問診、田間課堂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將各項主推技術送到農戶手中,開春以來撰寫印發指導意見10期,先后375人次參與指導,解決水肥管理及病蟲草害防控等問題45個,指導服務農戶1.1萬余人次。

      “今年我們根據苗情長勢先后提出了十二項技術措施,概括來講就是‘五補兩保三促兩防’。以搶時為核心的五補技術彌補了秋汛帶來的晚播影響;科學澆灌越冬水和冬季兩次鎮壓技術實現了小麥安全越冬;以促為主、分類施策的春季肥水管理促進了小麥苗情快速轉化升級,起身期和灌漿期的兩次‘一噴三防’降低了病蟲草害影響。”北京市農業技術站周吉紅推廣研究員告訴記者。

      通過各方努力,小麥以促為主的技術措施得到較好落實。據北京市小麥監測點調查,畝穗數46萬,穗粒數接近29粒,分別比去年增加2.7萬和0.5粒左右,千粒重接近常年,全市夏糧實現豐收。

    Copyright ?2021-2029 廣元市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    電話:0839-3424768 地址: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下西工貿家世界2棟22、23、24樓 備案號:蜀ICP備2021024802號-1
    網站地圖 
   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
  • <thead id="63yge"></thead>
  • <video id="63yge"><center id="63yge"></center></video><thead id="63yge"></thead>
  • <acronym id="63yge"></acronym>
    <optgroup id="63yge"><sup id="63yge"></sup></optgroup>
    <optgroup id="63yge"><strike id="63yge"><source id="63yge"></source></strike></optgroup>
    <li id="63yge"><center id="63yge"></center></li>